合作咨询热线:

400-123-4567

苗木草坪

科技感满满!内江这个蔬菜基地成为“网红打卡地”

文字:[大][中][小] 手机页面二维码 2024-04-29     浏览次数:     

  “来来来,快帮我拍照。”1月10日,在内江市农科院精品蔬菜示范基地,数名游客在此游览打卡、拍照留念。

  吸引他们的,是基地种植的近10种精品蔬菜。紫色的生菜鲜艳夺目,深绿的乌塌菜如花盛放,连片的白菜、蒜苗、儿菜等姿态各异、长势喜人,构成一幅迤逦的田园风景画。

  市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唐建介绍,该基地面积约80亩,目前种植有应季内江特色蔬菜:东兴区石子镇大莲白、田家镇紫皮大蒜、威远大头菜等,引进特色蔬菜乌塌菜、紫色生菜和玫瑰白菜等多个品种。

  为何选择这些蔬菜?唐建介绍,该基地的主要功能包括内江特色蔬菜品种展示、新品种提纯扶壮和栽培措施的集成及研究优化等方面内容。该基地毗邻范长江旅游度假区,往来游客较多。“将内江各地应季蔬菜集中种植在基地,不仅方便游客了解本地的特色蔬菜,更利于我们研究探索新种植技术。”

  据悉,该基地实行稻菜轮作模式,探索使用无人机飞播、打药和施肥,采用科技耕种有效提高了劳动效率,降低了人力成本。

  而新品种的引进,意在筛选优势品种,助力内江精品蔬菜产业发展。田家镇等地区发展了土豆产业,基地就引进了十余种土豆,研究新品种在当地的适应性,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品种。

  田家镇紫皮大蒜产业基础深厚,如何为该产业注入新动能?基地引进了十余个大蒜品种栽培、试验,从中选择数个品种种植并探索推广,争取丰富本地大蒜品种。“传统紫皮大蒜只销售蒜种,而我们筛选了一种适应当地的会出蒜薹的紫皮大蒜,可以销售蒜薹和蒜种,相较于传统紫皮大蒜增加了一项收益点。”

  目前,该基地蔬菜大部分已进入采收期。当天采收、销售儿菜约3吨,10余名当地村民在地里忙碌。砍菜、去叶、背运、筛选、装袋,各个环节有条不紊。

  “儿菜好吃。”“快看,这个菜才大。”大家一边忙活,一边分享着丰收的喜悦。

  在基地务工的村民都是当地的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,基地的设立让他们实现家门口就业。“感谢农科院在这里设立基地,给我们创造了条件,让我们可以在这里做活路、挣钱,我们都高兴得很。”村民吴明艳额头上冒着蒙蒙汗珠,满脸笑容。她介绍,村民务工为10元/小时,每天可挣80元至100元不等。

  该基地是科技助力精品蔬菜产业发展的缩影。据悉,内江市出台了《关于加快推进精品蔬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》,明确坚持“保障供给、助农增收”原则,以“转型升级做精品,提质增效转方式”为主线,以园区创建为引领,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按照“上规模、稳生产、提质量、增效益、促加工、延链条、强主体、创品牌”的要求,全面构建“生产标准化、基地规模化、经营产业化、装备设施化、产品品牌化”的现代精品蔬菜产业发展体系。(陈莉萍)

 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

返回上一步
打印此页
400-123-4567
浏览手机站